返回 >

Mol Cell | 杨运桂团队点评:YTHDF2在翻译中的新作用

来源:新使生物时间:2025-06-24 09:41

导读

在本期Molecular Cell杂志中,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Ping Yi团队发现了一种由YTHDF2协调的卵巢癌中新型的翻译起始机制,从根本上重塑了大家对其功能多样性和治疗意义的认识,并为克服卵巢癌化疗耐药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。

undefined

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文献解读

2025年6月19日,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团队在Molecular Cell上发表了一篇题为“Beyond mRNA degradation: A new role of YTHDF2 in translation”的点评文章。

undefined


点评整理

YTHDF2是经典的m6A识别蛋白,通常被认为促进mRNA降解。然而,这期文章在卵巢癌中发现YTHDF2的一个全新功能:它与翻译起始因子eIF3F和解旋酶DDX1形成复合物,促进微管相关蛋白(如CKAP2)等m6A修饰mRNA的翻译,从而增强蛋白合成,推动肿瘤进展并引起紫杉醇耐药。

undefined

研究结合多组学分析(MeRIP-seq、RIP-seq、Ribo-seq等)和体内外功能实验证实,YTHDF2高表达与卵巢癌分级、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。其翻译调控功能不依赖传统m6A识别域,也不影响RNA稳定性,提示其在特定癌细胞环境中具有独特机制。

通过筛选,研究者发现了YTHDF2的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droperidol,能够阻断其与DDX1/eIF3F的互作,抑制蛋白翻译并逆转紫杉醇耐药,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。

本研究不仅揭示了YTHDF2非降解功能在癌症中的新角色,还为克服卵巢癌化疗耐药提供了潜在靶点。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其调控机制、时空动态以及与其他YTHDF家族成员的功能分工。

新使生物NeoRibo推出国内首个低起始量超高分辨率翻译组Ribo-seq服务
开创性的建库技术使得Ribo-seq核糖体印迹分析(QEZ-seq®)具有超高的分辨率且适用于哺乳动物、植物、真菌等多类物种。

我们能够针对微量细胞或组织,如卵母细胞、卵巢、临床穿刺样品等产出高质量翻译组数据结果。

超高的准确性为研究非经典的开放阅读框
(ORFs)提供极大便利,提高微肽(肿瘤新生抗原)的挖掘效率。

另外新使生物提供多物种
多聚核糖体分析(Polysome profiling),了解更多翻译组技术信息可登录 www.neoribo.com
点击下图可查看详情:

点击图片查看

点击图片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