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>

NBT | 快速发现单克隆抗体的新方法

来源:时间:2024-09-06 15:52

导读

免疫系统在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是治疗、诊断和研究中的重要工具。

人类来源的抗体相比动物或体外筛选的抗体具有天然兼容性、更少的非特异性结合、较好的安全性和开发潜力。

传统上,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主要来自记忆B细胞,而抗体分泌细胞(ASCs)尽管它们可能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并主导体液免疫反应,但由于技术限制和难以获取,在抗体发现中未被充分利用。

当前研究ASCs的手段,如无偏浆母细胞分选或ELISpot分析,都存在一定局限性,需要新的方法来提高检测挖掘效率。

2024年8月14日,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Florian Hollfelder团队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“Rapid discover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by microfluidics-enabled FACS of single pathogen-specific antibody-secreting cells”的论文,开发了一种通过微流控和FACS技术,高效筛选抗原特异性的ASCs的新方法,能够捕获和检测分泌的抗体,并用于单细胞测序和抗体表达,显著加速了抗体药物开发。

文章索引

【标题】Rapid discovery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by microfluidics-enabled FACS of single pathogen-specific antibody-secreting cells

【发表期刊】Nature Biotechnology

【发表日期】2024年8月14日【

作者及团队】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Florian Hollfelder团队

【IF】46.9


研究结果

一. 抗体捕获系统与筛选工作流程

识别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(ASCs)面临挑战,需要从大量非特异性细胞中挑选出分泌特定抗体的细胞。

作者开发了一种新方法,通过微流控技术将单个ASCs封装在抗体捕获水凝胶中,并利用FACS进行高通量筛选

抗体通过轻链介导的捕获机制固定在琼脂糖中,确保抗体与其来源细胞的联系,同时允许荧光标记检测抗体的抗原结合和表型特征。这种方法实现了高效的抗体筛选和后续测序,适用于快速抗体发现。

二. 单个小鼠骨髓血浆细胞的抗体捕获

作者开发了一种抗体筛选流程,利用微流控和FACS技术从小鼠骨髓浆细胞中筛选抗体。

细胞封装在功能化水凝胶中,保持高存活率,并通过检测分泌的IgG识别抗原特异性细胞。通过从免疫小鼠中筛选出针对OVA的高亲和力抗体,该流程可在数小时内筛选数百万细胞,快速生成高效单克隆抗体。

三. 小鼠抗SARS-CoV-2受体结合域(RBD)抗体的直接发现

作者通过免疫小鼠并筛选RBD特异性浆细胞,发现54种抗体序列,其中5种克隆扩增显著。两种抗体(mRBD1和mRBD2)能有效中和SARS-CoV-2,但只有这两种抗体显示显著的中和效能。

结构解析表明,这些抗体与RBD的结合位点部分重叠,揭示了与其类似的中和机制。

四. 直接发现人类抗SARS-CoV-2 RBD抗体

团队改进了技术以直接从人类中分离抗体,他们用SARS-CoV-2 RBD免疫小鼠后,从骨髓中富集浆细胞,并筛选了分泌RBD特异性IgG的抗体,获得了185种抗体序列,其中17种与已知的SARS-CoV-2 RBD抗体克隆型匹配。

作者表达了16种抗体,94%与RBD结合,80%具备中和病毒的能力,hRBD16在中和Omicron BA.1时仍保持较高效力。

这些结果表明,该技术能够快速筛选和识别高效的抗病毒抗体,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

五. 在ASC筛选过程中选择特异性结合位点

作者利用FACS的多重检测能力筛选特异性结合位点。

他们通过分离B细胞并将其封装在水凝胶珠中,选择了结合S1但不结合RBD的抗体。筛选出信号比最高的抗体后,发现它们对S1的亲和力在皮摩尔范围内,并能有效中和WT SARS-CoV-2,但对Omicron BA.1无效,这表明FACS可以有效预选具有特定结合特性的抗体。

总结

本文开发了一种简便技术,用于从抗体分泌细胞(ASCs)中快速发现单克隆抗体。这种方法结合了微流控单细胞封装和流式细胞术抗原捕获,能在2周内从数百万个小鼠和人类ASCs中筛选出高亲和力和中和能力的抗体,此技术提高了抗体发现效率,并有助于研究保护性抗体的生成。

新使生物NeoRibo推出国内首款超高分辨率翻译组Ribo-seq建库试剂盒。

我们的Ribo-seq核糖体印迹分析技术(QEZ-seq®)适用于哺乳动物、植物、真菌等多类物种,无需复杂操作,建库只需2小时。

超高的准确性为研究非经典的开放阅读框(ORFs)提供极大便利,提高微肽(肿瘤新生抗原)的挖掘效率。

简便快速的操作让翻译组分析不再设有门槛,每位科研学者都能轻松上手。

另外新使生物提供多物种多聚核糖体分析(Polysome profiling),了解更多翻译组技术信息可联系杭州新使生物有限公司


感谢关注杭州新使生物,翻译组,翻译组测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