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>

PLoS Biol | Ribo-seq应用:张珞颖和陆剑团队揭示uORFs动态调节CLOCK蛋白翻译,调控昼夜节律和睡眠

来源:新使生物时间:2025-05-16 08:05
导读

昼夜节律通过转录–翻译反馈环(TTFL)维持约24小时的生物周期,该机制在多种物种中高度保守。节律系统驱动大量基因的时序性表达,调控增殖、信号传导、代谢、睡眠节律、癌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过程。尽管TTFL核心组分已明确,翻译等转录后调控机制仍未充分解析,而翻译调控可实现更快速精确的蛋白调节。

果蝇因其遗传易操作性和通路保守性,是研究节律的经典模型,其TTFL由CLK/CYC驱动per和tim表达,PER/TIM蛋白反馈抑制CLK/CYC。节律精度还受翻译与翻译后调控影响,如24/ATAXIN2促进tim/per翻译,bantam和mir-276a抑制CLK和TIM表达,PER/TIM也受翻译后修饰调节,但其调控网络仍未完全解析。

近年研究强调上游开放阅读框(uORFs)在节律调控中的作用。uORFs位于mRNA 5′ UTR,可通过干扰翻译起始抑制主CDS表达。

A)拟杆菌中,frq的uORFs调节FRQ蛋白水平,实现温度补偿。

B)拟南芥TOC1也受uORFs调控,尽管不同物种节律原理类似,具体蛋白差异显著。

C)在小鼠中,Per2的uORFs参与温度适应与睡眠调控,但对周期影响不大。

此外,哺乳动物节律基因mRNA中广泛存在具核糖体结合能力的uORFs,其功能仍待探索总体来看,uORF介导的翻译调控在节律系统中的作用尚未全面揭示,可能关联多种生理与病理过程。

2025年5月12日,华中科技大学张珞颖和北京大学陆剑团队合作在PLOS Bi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“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 dynamically modulate CLOCK protein translation to regulate circadian rhythms and sleep”的论文,发现果蝇昼夜节律相关基因显著富集具有翻译活性的保守uORFs,提示其在节律调控中的潜在功能。研究揭示了uORFs如何通过动态调控下游编码序列,帮助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复杂机制。

undefined


文章索引

【标题】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 dynamically modulate CLOCK protein translation to regulate circadian rhythms and sleep
【发表期刊】PLOS Biology

【发表日期】2025年5月12日
【作者及团队】华中科技大学张珞颖和北京大学陆剑团队

【IF】9.995


研究结果

一. 昼夜节律基因更可能受到uORFs的调控

作者系统分析了果蝇基因组,发现节律相关基因显著富集uORFs,尤其是在核心节律基因中。高度保守的uORFs在这些基因中比例更高,具有更强的进化保守性。

Ribo-seq核糖体印迹分析显示多数uORFs具有翻译活性,尤其是保守uORFs。

进一步分析发现,保守且被翻译的uORFs显著抑制下游CDS的翻译,尤其是Clk基因,提示其uORFs在调控蛋白翻译中具有关键功能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二. uORFs在体内外抑制CLK和CYC的翻译

Clk是唯一含有高度保守并强烈抑制其CDS翻译的uORF的核心节律基因,研究发现其5' UTR包含5个典型uORF,uORF2和uORF3共享起始密码子且高度保守。

体内敲除Clk和cyc的uORF后,Polyosome profiling多聚核糖体分析发现Clk-uORF敲除线在白天多个时间点的多聚核糖体/单核糖体比值(P/M比值)明显升高,表明翻译效率增强。特别是在白天,CLK蛋白在早晨显著增加,表明uORF调控独立于蛋白降解。

CLK的磷酸化节律在敲除和野生型中无显著差异,表明uORF不影响其磷酸化。总体而言,Clk uORFs在日间抑制CLK翻译,可能通过与翻译机制节律性变化的相互作用调节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三. Clk的uORFs调节昼夜节律时钟的节奏

为了定量评估Clk-uORF-KO对昼夜节律的影响,作者研究采用果蝇分子钟数学模型,模拟了Clk翻译增加的结果。模拟表明,增加Clk翻译会缩短昼夜周期,且与per和tim基因的表达升高相关。

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点,Clk-uORF-KO果蝇的昼夜周期比野生型缩短,表明Clk uORFs通过调节Clk翻译,影响分子钟的节律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四. Clk uORFs通过调节多巴胺活性促进早晨觉醒

团队敲除Clk uORFs显著延长了果蝇睡眠时间,特别是在雌性果蝇中。Clk uORFs通过调节多巴胺信号促进早晨觉醒,缺失Clk uORFs导致ple基因表达下降,延长睡眠,而补充L-DOPA可逆转这一效应。

undefined


五. Clk uORFs通过光周期依赖性调节CLK蛋白翻译,调控睡眠/觉醒以适应季节性光周期变化

Clk uORFs通过调节Clk蛋白翻译,在季节性适应中调控果蝇的睡眠。

在短光周期下,Clk-uORF-KO果蝇的睡眠时间显著增加,表明Clk uORFs在调节光周期响应和睡眠持续性方面起关键作用。

undefined


六. Clk uORFs影响时间性转录组景观

Clk uORFs缺失影响果蝇基因表达的节律性,尤其在睡眠相关基因上。雌性果蝇的变化更为显著,主要富集在代谢通路。

缺失Clk uORFs增加了循环基因的数量和振幅,且在性别上有所差异。

undefined

undefined


七. 敲除Clk uORFs损害繁殖能力和抗饥饿能力

Clk-uORF-KO果蝇在饥饿和繁殖方面表现出显著的适应性下降。

与WT果蝇相比,Clk-uORF-KO在饥饿应激下死亡率更高,并且产卵数量显著减少,后代产量也较少。这表明Clk uORFs不仅在昼夜节律和睡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,还影响代谢适应性和生殖能力。


总结

本文发现果蝇的核心昼夜时钟基因Clock(Clk)中的上游开放阅读框显著调控CLK蛋白的翻译,尤其在白天抑制其翻译。去除Clk uORFs会导致CLK蛋白水平升高,昼夜周期缩短,并改变时钟基因的表达节律。同时,Clk uORFs也调节睡眠模式,响应季节性光照变化,并影响多种生理过程。研究揭示了uORFs在适应环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。

新使生物NeoRibo推出国内首个低起始量超高分辨率翻译组Ribo-seq服务
开创性的建库技术使得Ribo-seq核糖体印迹分析(QEZ-seq®)具有超高的分辨率且适用于哺乳动物、植物、真菌等多类物种。

我们能够针对微量细胞或组织,如卵母细胞、卵巢、临床穿刺样品等产出高质量翻译组数据结果。

超高的准确性为研究非经典的开放阅读框
(ORFs)提供极大便利,提高微肽(肿瘤新生抗原)的挖掘效率。

另外新使生物提供多物种
多聚核糖体分析(Polysome profiling),了解更多翻译组技术信息可登录 www.neoribo.com
点击下图可查看详情:

点击图片查看

点击图片查看